了解和使用色差儀的人們知道,色差儀之所可以檢測顏色是因為色度學中把可以表現顏色的因素分為中要的三種色相、明度和飽和度。這測色三要素我們在之前色差儀學習中也了解到了但是沒有具體分析過,現在我們把這三要素分開來具體分析一下。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顏色絢麗繽紛千差萬別,人們之所可以區分它們,主要是應為這些顏色有自己鮮明的特征。其實我們在物體顏色的時候不能單單只看到物體,往往是與周圍事物一起,受到光照、環境以及人的心理因素影響。
在色差儀的色度學中,色相不等于色調。色相是指顏色本身的相貌,它是顏色彼此區別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示顏色質的區別。從色差儀光的物理刺激角度認識色相:是指某些不同波長的光的混合后,呈現的不同色彩表象。如果從顏色視覺生理角度認識色相:是指人眼的三種感色視覺錐細胞受到不同刺激后引起的不同顏色感覺。所以色相是指受到不同波長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反應。比如說紅、綠、黃、藍都是不同的色相。紅色一般指610nm以上,黃色為570~600nm,綠色為500~570nm,500nm 以下是青以及藍,紫色在420nm附近,其余是介于他們之間的顏色。綜上所訴,色相直接決定了刺激人眼的光譜成分。對與單色光來說,色相決定于復色光刺激人眼的光譜,對于復色光來說色相決定各波長色光的比例。如下圖所示,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色覺感受不同。可以用不同顏色光的波長來表示顏色的相貌,稱為主波長。
色相的差異
顏色主波長隨光照強度的改變而偏移